北方人吃面,面条有韧劲,说“筋道”。到了南方,形容词就多了起来,“弹牙”如广东竹升面,“爽口”有贵阳肠旺面。贵阳人嗜好酸与辣,是为人熟知的风味名片,爱吃粉和面,则是这座城市的市井底色。

《风味人间》导演陈晓卿做客《智族GQ》客座主编,联袂献上一期“带有偏好,绝不客观,但还挺好吃”的粉面特辑。

第二站,我们来到贵州贵阳,寻找一碗椒香四溢的肠旺面。


(资料图)

贵阳甲秀楼

不论是早上7点,还是晚上7点,贵阳下护国路的南门口肠旺面馆,都没有余位,只能排队。十几二十人的队伍,目光投向锅里的面,在打面师傅行云流水的动作中匀速前进;面馆里,尽是大口吃面的食客,清一色红油肠旺面。

生意再好,对 创始人黄昕 来说,只是一件好玩儿的事情。

早年间,黄昕外公靠着肠旺面养活一家老小,其母亲对这碗面感情颇深,一直想把手艺传承下去。“当时我母亲是银行的总会计师,分身乏术,经常半夜给工人开会,利润只拿三成,其余的都给其他人。”相同的经历,也出现在黄昕身上。

曾在银行工作的他,辞职创业办厂,兜兜转转一大圈,索性做回“老本行”。黄昕说,“这个面,我们都认为它是给了我们生命的一碗面。制作面条的技艺传到我这儿,由于时代的改变,其实有做一些改动。比如说把动物油变成植物油、把红油的辣椒用材增加到4种,希望能做得更健康、更精致,但同时又很平民。”

肠旺面始于晚清,从最简单的肠、旺、面发展至今,既有脆哨,也有辣子鸡、卤豆腐等浇头。 肠肥、血嫩、面爽、汤鲜、哨脆 ,是标准的肠旺面五件套,但在黄昕眼里,最重要的是红油。

贵阳人爱吃辣,追求辣椒的熟香风味。 浮在汤面上的这层红油,讲究红而不辣、香而不腻。为了达到这样的口感,黄昕选用4种不同品种的辣椒熬制熟红油,以提供细微的口感层次,如贵阳花溪辣椒的“香”、遵义朝天椒的“辣”、花椒的“麻”等。

有了透亮的熟香红油, 鲜汤 也不可马虎。老母鸡、猪筒骨、豆芽和十几种中药材炖煮6小时以上,追求颜色清透、滋味醇厚,吃面喝汤不齁咸。

至于面条,用黄昕的话来说,“其实是很有讲究的。”远在岭南的竹升面,以竹竿手工制面,口感弹牙,工艺讲究,知名度也更高。而贵阳人对肠旺面面条的追求,恰恰也是 Q弹、爽口、不黏牙 。

肠旺面的口感与广东竹升面十分相似

3个鸡蛋、1个鸭蛋,再加荞麦粉、熟黄豆粉,以高筋和中筋面粉制成面条,不加水,反复压制3次,静置过夜促进淀粉的熟化,形成独特的爽脆口感。为了让面条弯曲挂上更多汤汁,还需人工掸面。

如果说红油、面汤、面条,是黄昕对一碗面汤的执着,那么肥肠、猪红、脆哨,则是体现食材本味的精细活。

肥肠 ,清洗干净后下锅清炖,不放任何香料;猪红,凌晨3点现取,6点到店,1个小时的时间里,完成水、盐、血的调配,沸水汆烫3遍,以保证猪血受热均匀,但不透心。

脆哨 ,升级版猪油渣,六道炸制工序里,前三道煸出多余油脂,第四道添加甜酒酿焦糖化上色,后续喷洒白醋使得口感更加酥脆。

这些处理食材的细节,最终体现在一碗南门口肠旺面里,就是真正的红而不辣、香而不腻、汤鲜面滑,适口充肠。

肠旺面的“旺”也就是猪红

“这碗面和我外公当年的那碗面,肯定不一样了。但我认为这是一种提高,不是一味地改良”,经营面馆对黄昕来说,也是一种锻炼。

南门口肠旺面老板黄昕

每年春节,即使营业额出现负数,南门口肠旺面馆也坚持开业,好让回家过年的人吃上一碗家乡的面,“贵阳人对肠旺面有特殊的感情,我认为这是家的味道。离家的人回到贵阳以后,总会第一时间去吃这碗肠旺面,这样才有一种真真正正回家的感觉。”即使开到3倍节假日工资,仍有店员抱怨,甚至劝老板千万别出力不讨好。

从开业至今,营业时间也从早上6点开门,下午1点关门,渐渐延长到下午3点、晚上8点、凌晨3点......

黄昕常常在不同时段巡店,连续几次看见一个小伙子来吃面,稍显憔悴。有一回,听到另一个吃面的老大哥安慰小伙子,“人嘛,就像这个脆哨一样,一定要经过很多次反复地煎炸,最后才会成型,才会成为最好的脆哨。”

这件事让黄昕颇为感动,“两个陌生人之间会互相交流生活心得、人生感悟,可以因为一碗面而成为朋友。”

今年,黄昕的母亲已经76岁了。虽然帮不上店里什么忙,但仍会自己一个人到南门口排队买票吃面。若是得到“味道不错”的反馈,就算是赞扬了。

“其实我母亲说的一句话特别好,她说‘ 其实好好吃面是一种享受 ’。但它是一个平民美食,你不能步子迈得太快,味道也好、视觉也好、体验也好,这都是我个人的小小坚持”,玩面10年专家黄昕如是说。

观看完整视频

哔哩哔哩,,,

贵阳天天排队的肠旺面,到底有多好吃?

小程序

移步至B站

GQ 限量供应

(求关注,一键三连!)

馋了吗?!

看看你附近好吃的肠旺面

左右滑动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