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场棘手的涉外、涉海纠纷因青岛海事法院的妥善处置,最终让双方放下成见,化干戈为玉帛。青岛海事法院法官的专业调解,不仅成功化解了8起海上养殖损害纠纷案,还赢得了原被告的认可。“我们愿意继续选择中国法院解决纠纷,也乐于把此案以及中国法院的公正高效介绍给航运界的同仁。”近日,作为被告的阿联酋船东给青岛海事法院寄来感谢信,表达了他们对中国法院的尊重。
“LPG”养殖损害纠纷案圆满化解
(资料图)
今年3月份,阿联酋籍船舶“LPG”轮在靠泊山东龙口港卸货时,误入长岛海域的海上养殖区,造成严重的海上养殖损害,8名申请人随后向青岛海事法院烟台法庭申请扣押涉案船舶,并要求船方提供近700万元的现金担保。船东在提供了足额担保后,“LPG”轮最终驶向大海。然而双方纠纷却并没有因为船舶的驶离而消失在天际,后续的调解工作随即紧锣密鼓地展开。
“立案后,双方代理人主动要求我们进行调解,而且要求我们按照一年前审理的‘科鲁兹’轮判决结果为基础进行调解!”办案法官匡浩说,之所以选择这起案件,是因为两案有相似的地方,有很好的借鉴意义。“这次双方之所以未能自行和解,主要还是因为两案在事实上稍有不同,前者原告具有海域使用权证,而后者没有,所以双方对原告是否具有过错并应自行承担部分损失产生争议。”匡浩说,他们在比对两案的不同点并对原告过错进行阐述后,双方最终就赔偿数额达成了一致。
至此,“LPG”养殖损害纠纷案得以圆满化解。
专业服务赢得外方对中国司法的信任
“鉴于贵院公正、高效的海事司法营造出的法治化营商环境,我们对与中国企业进行国际贸易、航运交往充满信心,也愿意选择中国法院进行纠纷解决的操作……我们衷心感谢你们的辛勤工作。” “LPG”轮船东在寄给法官的感谢信里这样写道,字里行间透露着对青岛海事法院深深的敬意和对中贸易的信心。
感谢信的背后是国外船东对中国司法的信任和尊重。高效公正的裁判更离不开法官长期的专业积累和法院制度的保障。出青岛一路向东北,车行200多公里,便进入烟台市蓬莱区,这里是渤海海峡的南部起点。由于渤海海峡通航情况复杂,且海上养殖较为普遍,青岛海事法院受理的涉外船舶触碰养殖设施案件频发。鉴于此,青岛海事法院专门抽调业务骨干,从出版的案例集、裁判文书网、报纸、论文、专著中完整搜集该类型案件,把各类争议焦点和各海事法院的观点进行梳理,充分发挥专业法官会议、审委会的职能,对养殖损害案件中的常见问题、重大问题、疑难问题进行研究,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裁判规则供本院法官裁判参考,规范自由裁量权,确保裁判尺度统一。
“有了这样的裁判规则,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就可以有的放矢,尤其是当一条中外当事人都普遍接受的裁判规则出现后,后续类案的处理就容易多了。”匡浩说。
标准供给护航海洋经济发展
签署和解协议后,被告代理人半开玩笑地说:“要是下次再发生这种事故,我的阿联酋当事人可能就不会再委托我了,拿着青岛海事法院的类案判决书,找个中文翻译就能和解。”
“虽然是句玩笑话,但是充分体现了当事人对青岛海事法院专业、公正、效率的认可,这也是海事司法标准供给服务海洋经济发展的生动体现!”青岛海事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。近年来,青岛海事法院研判司法问题,深耕精品审判战略,通过这些具有规则创设意义和国际影响力的精品案件,提供统一司法标准,为诉源治理、诉讼调解和审理裁判创造有利条件。(青岛日报/观海新闻记者 戴谦 通讯员 鲍福玉 娄雅灵)
责任编辑:岳文燕
(作者:戴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