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来聊聊关于送李愿归盘谷序翻译及原文,送李愿归盘谷序的文章,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送李愿归盘谷序翻译及原文,送李愿归盘谷序,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。

1、作者: 送李愿归盘谷序(韩愈) ◇原文 太行之阳有盘谷,盘谷之间,泉甘而土肥,草木藂茂,居民鲜少①。

2、或曰:“谓其环两山之间,故曰‘盘’。


【资料图】

3、”或曰:“是谷也,宅幽而势阻,隐者之所盘旋②。

4、”友人李愿居之。

5、 愿之言曰:“人之称大丈夫者,我知之矣。

6、利泽施于人,名声昭于时。

7、坐于庙朝,进退百官,而佐天子出令。

8、其在外,则树旗旄,罗弓矢,武夫前呵,从者塞途,供给之人,各执其物,夹道而疾驰。

9、喜有赏,怒有刑,才畯满前,道古今而誉盛德,入耳而不烦③。

10、曲眉丰颊,清声而便体,秀外而惠中,飘轻裾,翳长袖,粉白黛绿者,列屋而闲居,妒宠而负恃,争妍而取怜④。

11、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,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。

12、吾非恶此而逃之,是有命焉,不可幸而致也⑤。

13、 穷居而野处,升高而望远。

14、坐茂树以终日,濯清泉以自洁。

15、采于山,美可茹;钓于水,鲜可食⑥。

16、起居无时,惟适之安⑦。

17、与其有誉于前,孰若无毁于其后;与其有乐于身,孰若无忧于其心。

18、车服不维,刀锯不加,理乱不知,黜陟不闻⑧。

19、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,我则行之。

20、 伺候于公卿之门,奔走于形势之途,足将进而趦趄,口将言而嗫嚅,处污秽而不羞,触刑辟而诛戮,侥幸于万一,老死而后止者,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⑨?” 昌黎韩愈,闻其言而壮之,与之酒而为之歌曰:“盘之中,维子之宫;盘之土,可以稼;盘之泉,可濯可沿;盘之阻,谁争子所⑩?窈而深,廓其有容;缭而曲,如往而复。

21、嗟盘之乐兮,乐且无央。

22、虎豹远迹兮,蛟龙遁藏;鬼神守护兮,呵禁不祥。

23、饮且食兮寿而康,无不足兮奚所望?膏吾车兮秣吾马,从子于盘兮,终吾生以徜徉。

24、” ◇注释 ①李愿:韩愈的朋友,陇西(今属甘肃)人,曾在盘谷隐居。

25、太行之阳:太行,山名,在今山西与河北之间。

26、阳,山的南面称阳,北面称阴。

27、藂(cóng)茂:丛茂。

28、藂,同“丛”。

29、 ②阻:险,深奥。

30、盘旋:同“盘桓”,徘徊,留止不肯去的意思。

31、 ③才畯(jùn):畯,同“俊”。

32、才俊谓才智出众的人。

33、 ④便体:体态闲雅轻盈。

34、秀外而惠中:外貌秀丽而内心聪颖。

35、惠,同“慧”。

36、飘轻裾,翳长袖:裾,衣服的前后襟。

37、轻,指衣服质料精良轻细。

38、翳(yì),遮蔽。

39、这两句是说美人善舞,姿态姣好。

40、黛绿:黛,青黑色颜料,女子用以画眉。

41、青黑近绿,故变称“黛绿”。

42、妒宠:妒忌他人受宠。

43、负恃:依仗自己的色艺。

44、怜:爱。

45、 ⑤幸而致:侥幸得到。

46、 ⑥茹:食,吃。

47、指吃采于山间的植物。

48、鲜:指新鲜可食的鱼。

49、 ⑦惟适之安:觉得怎么舒适便怎样,一切适合自己的需要喜爱而定。

50、 ⑧车服不维:车服,车马服饰。

51、古时车服随官位高下而分等级。

52、维,维系、束缚。

53、这句是说没有官位的人,自由自在无所拘束,不为名利所羁绊。

54、刀锯:刀与锯都是刑具,是说不犯罪名,免除杀戮。

55、黜陟:官位的降职和晋升。

56、 ⑨形势:指权势,即官员的地位和势力。

57、趦趄(zī_jū):同“趑趄”,踌躇不前。

58、嗫嚅:形容想说又不敢开口的样子。

59、徼幸:同“侥幸”。

60、 ⑩稼:这里读作(gǔ)。

61、指播种五谷。

62、濯:洗涤。

63、沿:顺着水边散步。

64、 廓其有容:“其”作“而”解。

65、廓,空阔。

66、谓空旷而有所涵容。

67、 不祥:指魑魅魍魉之类怪物。

68、 膏(gào):油。

69、此作动词用,读去声,往车轴上加油。

70、秣马:用草、料喂马。

71、徜徉:自由自在地往来、生活。

72、 ◇鉴赏 这篇序文曾被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誉为唐代文章之冠,可见评价之高。

73、它的独到之处在于构思的新颖和表达的玲珑。

74、就本文主旨而言,无非是老生常谈的“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”。

75、韩愈却独辟蹊径,全文仅在开头点了一下李愿所去的盘谷,结尾用了一句“闻而壮之”的叹喟,主要部分全引用李愿的话,且又异常鲜明地分为“遇知于天子,用力于当世者”与“不遇时者”两部分。

76、然而表现出来的,却是一褒一贬,一贤一不肖,纯是借题写意,意在言外。

77、 文中将达官大僚的那种志得意满、显势淫威、穷奢极欲和朽枯腐败刻画得淋漓尽致,对那些隐者写得表面上清雅脱俗,而内中却包藏着无限的无可奈何。

78、特别于这两者之后再点缀上那些既“达”不起来、又隐不下去的伺候奔走之徒,将他们那趋炎附势、钻营阿谀的嘴脸揭露无遗。

79、三种人的画像,穷形尽相地呈现在读者面前,这在古代散文中确是别具一格。

80、 文章架构精密严谨,前呼后应。

81、铺下去,大笔挥洒;收起来,一言挈领,纵横开阖,气度不俗。

82、且骈散交融,警句迭出,“行文洋洋,藏蓄不露”,抒情意味浓厚。

83、 ◇妙评 欧阳文忠公尝谓:晋无文章,惟陶渊明《归去来》一篇而已。

84、余亦谓:唐无文章,惟韩退之《送李愿归盘谷》一篇而已。

85、平生愿效此作一篇,每执笔辄罢,因自笑曰:“不若且放,教退之独步。

86、” ——宋·苏轼《东坡题跋》卷一《跋退之李愿序》 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丹青笔也,形容如画图。

87、 ——金·程端礼《昌黎文式》卷二 通篇全举李愿说话,自说只数语,此又别是一格。

88、而其造语形容处,则又铸六代之长技矣。

89、 ——明·茅坤《唐宋八大家文钞》卷七。

相信通过送李愿归盘谷序这篇文章能帮到你,在和好朋友分享的时候,也欢迎感兴趣小伙伴们一起来探讨。

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
推荐内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