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西新闻网-南国早报记者 刘冬莲 郭燕群

化学甜味剂有滥用之嫌、人脸数据存在泄露风险、教师队伍面临大量缺口……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代表委员就社会民生领域存在的问题建言献策,不少建议切中要害、有的放矢。

提倡合理用糖,防止甜味剂滥用

[现状]

“低糖生活”是不少人的新追求。由于公众对糖类缺乏专业的认知,部分商家借“减糖”之风,大量使用高倍化学合成的甜味剂,且很多产品都没有标识代糖的种类、含量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。

[建议]

广西大学教授、蔗糖产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陈保善代表介绍,目前我国高倍化学合成甜味剂的使用规模,相当于替代了食用糖560万吨,合成甜味剂有滥用趋势。比如,市面上某款标识为“无糖口香糖”的产品配料表中,食品添加剂有17种,其中甜味剂就多达8种,包括高倍合成甜味剂安赛蜜、阿斯巴甜、三氯蔗糖等。

陈保善认为,食糖作为具有明确营养的功能糖,不应该被“妖魔化”。吃糖是否健康,关键在于量。为此,他建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细化“减糖”指导意见,提倡科学合理用糖,重塑食糖正常的消费环境。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医学和营养学专家对化学合成甜味剂,特别是对多种代糖甜味剂同时混和添加后形成的“复合代糖甜味剂”的使用安全性,进行长期跟踪研究和评估。

他建议,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含代糖食品的成分标注监督,要求企业如实列出食品中全部原辅料成分和含量,包括代糖甜味剂的含量及可能产生的潜在副作用。下一页

推荐内容